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wèi)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wǎng)上投稿系統(tǒng):
http://www.ljydkj.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網(wǎng)址(東方律師網(wǎng))
www.ljydkj.com
上海市連續(xù)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lián)系
上海市志致遠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志致遠律所)為松江區(qū)多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工作已有多年時間,與中山街道的結對共建合作尤為緊密、時間也最為長久。
2009年志致遠律所與松江區(qū)中山街道司法所展開法律服務結對共建合作(即“雙結對工作”),至今已有5年,街道社區(qū)內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氛圍,社區(qū)居民依法辦事的意識不斷增強,各類糾紛的調處、調解成效顯著。同時,也為志致遠律所的年輕律師提供了了解社情、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機會,樹立了志致遠律所服務群眾、熱心公益的良好社會形象,中山街道司法所與志致遠律所真正實現(xiàn)了合作共贏。在“雙結對工作”的實踐過程中,志致遠律所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總結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公益法律需要“精準”服務,長期規(guī)范運營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提高思想認識,依法促進建設法治松江
當前,在全面落實“十八大”精神實質的基礎上,松江正在著力推動“平安松江、法治松江”的建設。這是以人為本、讓群眾受益的民心工程,也是不斷提高公民法律意識、法律素養(yǎng)的工程。作為松江區(qū)較大規(guī)模的法律服務機構——志致遠律所一直以來積極響應區(qū)司法局的號召,認真落實區(qū)司法局部署的“雙結對”公益法律服務工作,發(fā)揮律師事務所、律師作為“第三方人員”在人民調解工作中的作用,為構建“平安松江、法治松江”作出貢獻。
·自2009年志致遠律所與松江區(qū)中山街道司法所展開“雙結對工作”以來,在律所主任楊雪明律師的帶領下,志致遠律所全所出動,以兩人一小組的工作模式對接中山街道轄屬的16個居委會。5年來,全所律師根據(jù)社區(qū)居民的實際需求“精準”服務,為社區(qū)居民及調委會工作人員開展社區(qū)法律講座幾十次,多次聯(lián)合司法所“設攤”進行法制宣傳,爭做“樂此不疲的法制宣傳志愿者”。同時,針對社區(qū)居民個人碰到的法律糾紛、法律困惑,全所律師以“一對一、點對點”的靈活形式進行答疑解惑,至今已為社區(qū)居民“咨詢、調解”數(shù)百次。在長期的法律服務過程中,所里多位律師得到了社區(qū)居民的贊揚肯定。藍天一村的居委會邀請張艷玲律師與他們一起成立了“王美華、張艷玲調解工作室”,為藍天一村的居民答疑解惑、定分止爭。
二、號準穴位,公益法律須“精準”服務
回顧5年的“雙結對工作”歷程,中山街道司法所與志致遠律所均感嘆當初“號準”了社區(qū)居民法律需求的“穴位”,開了一個好頭,才有了如今各方都滿意的局面。
“社區(qū)居民會碰到什么問題,需要哪些法律服務,接受何種方式的法律幫助,怎么開展,如何持續(xù)……”在“雙結對工作”籌建期間,一系列的問題實實在在地擺在雙方的面前。好在司法所領導與所主任楊雪明律師均有著大量服務社區(qū)居民的經(jīng)驗,同時秉承著“實實在在為居民提供法律服務、解決實際問題”的共識,經(jīng)過多次“頭腦風暴”,大家號準了社區(qū)居民法律需求的“穴位”。
這“穴位”有兩個:一是要通過“法律講座”、“設攤”進行法制宣傳等常規(guī)途徑來進行普法,讓更多的人知道法律知識,進而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二是要以“一對一、點對點”的靈活方式,來解決居民個案法律難題,從而做到“從面到點”的全方位服務。
——“雙結對工作”開展5年之后,不少律師仍感嘆,設攤、法律講座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何俊勇律師直接以“失敗”二字來評價自己的第一次法律講座:“當初講《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來聽的都是老年人。會上,老人們隨意講話的聲音比我的還大,還有人在現(xiàn)場打瞌睡。”這場面深深地刺痛了何律師:“內容枯燥、講話不夠精彩,誰會聽呢?”
有了這次教訓,何律師在之后對每一次講座都做了充分的事前準備,制造了精美的PPT。“一次講座至少得讓聽眾知道碰到此類問題后解決辦法或方向,讓他們形成‘遇難題、問律師’、而不是‘聽著睡,醒了走’?!焙温蓭熅瓦@樣一步一步成功地讓社區(qū)居民每聽完一次講座就圍上來咨詢問題。
何律師的經(jīng)歷也對所里其他律師有所啟發(fā)。每一次法律講座,從講座的選題到準備講座,所里每一位律師都會像對待大案子一樣精心準備、認真?zhèn)湔n。講座選題的新穎性、貼近性每每都獲得了聽眾的稱贊。例如,李勇律師針對近兩年多發(fā)的街頭老年人被騙案,以如何防止街頭詐騙為主題舉辦了主題講座,得到了小區(qū)居民的一致好評。
——相比面向大眾的設攤解答法律問題、舉辦法律講座等有固定的場次,而“一對一”的個案法律咨詢則是24小時服務。雖然平時工作比較繁忙,但當接到居委會的求助電話時,律師們還是會盡量在第一時間趕到,盡快解答疑問,化解疑難。
一次,張艷玲律師接到藍天居委會的求助電話,當即駕車前往。據(jù)了解,這是一起因老年人贍養(yǎng)問題而產(chǎn)生的家庭糾紛。老人膝下共有子女6人,對于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都愿意履行,但由于各家的經(jīng)濟條件不同,就如何贍養(yǎng),老人生活、治病等產(chǎn)生的各項費用如何分擔等問題產(chǎn)生了矛盾。張艷玲律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根據(jù)各家的實際情況,為當事人先后提供了3項解決方案,最后兄妹、子侄幾人達成了共識,一家人握手言歡,和好如初。張艷玲律師還幫助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當場制作了和解協(xié)議,為老人今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也為此次調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三、規(guī)范運作,公益法律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經(jīng)過多年專業(yè)、有效的法律服務后,社區(qū)居民們不僅盼著律師們前來給他們辦講座,遇到問題打電話咨詢,還義務地將律師們介紹給他們周邊的熟人,為律師們做起了免費的廣告??删用駞s不這么認為:“對你們律師來說,只是多了一個案子來源而已;對于碰到問題的我們來說,則是解決了心頭之患,這才是大事情。”
一向在法律咨詢中指點迷津、盡情幫忙的何俊勇律師,憑著這一特質引來了多家物業(yè)公司法律顧問的聘用合同:“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誰,她問了我有關《勞動合同法》的7、8個問題后,就拍板決定聘請我們所擔任其物業(yè)公司的法律顧問?!边@個“她”就是一物業(yè)公司的韓書記。
像這樣的故事,在所里還有很多很多。經(jīng)常接到客戶打來表揚律師電話的所主任楊雪明律師常以此告誡所里的年輕律師,社區(qū)公益法律服務能解決年輕律師的兩大難題:一能解決年輕律師的案源問題,二給年輕律師一個盡到律師社會責任的途徑?!八锱c中山街道司法所的‘雙結隊工作’持續(xù)了5年之久,表明只要找準社區(qū)公益法律服務的穴位,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這個服務領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作者單位:上海市志致遠律師事務所)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