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wèi)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tǒng):
http://www.ljydkj.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www.ljydkj.com
上海市連續(xù)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很多人認為律師是一個風光的職業(yè),不僅收入可觀,還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也有很多人認為律師都穿著體面、英姿颯爽,能夠在談判和庭審時進行慷慨激昂的陳述。
我在入行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的。2003年我從英國碩士生畢業(yè),2004年初便“空投”到了上海。那時我自信滿滿,胸懷大志,一心想要在上海灘大展拳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律師。然而現實卻很殘酷,找工作遠比我想象的要艱難數倍,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我心中所想幾乎都成了泡沫,工作中遇到的種種困難與艱辛也讓我始料未及?,F在回想起來,當年的經歷依然歷歷在目。
時光荏苒。2019年已經是我從事律師職業(yè)的第十五年,回首執(zhí)業(yè)歷程,我感慨頗多。借此機會,我與青年律師們,特別是剛入行的青年律師們,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尤其是我認為一名合格律師應當具備的品格,一起共勉。
第一個品格是“堅韌”。堅韌是不屈不撓、意志堅定、堅硬有韌性,是我們面對困難與壓力時堅持而不放棄的忍受力,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勇氣和后勁。
青年律師剛入行時必須要做好吃苦的準備,要有做一名優(yōu)秀律師的堅定決心,能夠鼓足勇氣跨過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2004年,我懷揣夢想和無比的自信來到了上海這座陌生的都市。剛剛安頓下來,我便難以抑制自己求職的熱情,通過電子郵件向當時上海最知名的幾家大型律師事務所投送了簡歷,并做好了面試的準備。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除了收到兩三家律師事務所的謝絕信之外,我連其他律師事務所的回復都沒有收到,更不要說面試通知了。第一輪的求職以慘敗告終,求職無果的滋味讓我很難受,但也讓我回歸理性,重新審視自己。第二輪求職中,我每天晚上上網了解發(fā)布招聘信息的律師事務所,熟讀各家律師事務所的發(fā)展歷程、文化理念及專業(yè)領域等內容,白天帶著打印好的簡歷挨家挨戶去律師事務所遞送。熱情的前臺工作人員會面帶微笑地讓我留下簡歷并等候通知;嚴肅的前臺工作人員則會將我視為推銷員,嗤之以鼻,拒之門外,這讓我頗受打擊。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到某大廈里的律師事務所遞送簡歷,因同一樓層的公司太多,一時間未能準確地找到律師事務所的具體位置。就在我四處尋找的時候,大廈里的保安認為我是推銷員或閑雜人員,而強令我離開?;貒鴥蓚€月,我竟然連一個實習的機會都找不到,還遭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嫌棄、冷漠與拒絕。原有的自信蕩然無存,最初的傲氣也消失殆盡,我?guī)缀跏チ饲舐毜挠職?,開始懷疑來上海打拼的選擇。就在我極端彷徨無奈之際,終于得到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面試機會,并成功地獲取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主任助理的職位。在我入職的第一天,我的老師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律師,首先要做好吃三到五年蘿卜干咸菜的準備,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并成為我現在招納青年律師時告訴他們的第一句話。入職的第一年,無論是嚴冬或是酷暑,我從未坐過帶空調的公交車,因為可以省下一元錢。我吃的是最便宜的盒飯,住的是有上下鋪的群租房。
我相信,多數青年律師在剛入行時都會或多或少地有過與我同樣的經歷,如果缺乏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那么可能早就被現實所擊倒而就此退出律師行業(yè)。
堅韌來自于熱愛,若對律師行業(yè)沒有足夠的熱愛,在執(zhí)業(yè)的道路上就會有更多的鴻溝無法逾越。
第二個品格是“專注”。專注是集中精力,全神貫注。一個專注的人,能夠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青年律師首先需要專注于自身的法律專業(yè)基礎,要通過不斷加強學習,豐富自己的法律專業(yè)知識,提升自身的法律專業(yè)能力,要時刻保持空杯心態(tài),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厚積之后方能薄發(f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剛入行的青年律師切勿好高騖遠,不要自以為一開始就能接觸到核心的業(yè)務,更不能輕視老師交付的每一件小事和雜活兒,因為我們能從每一件小事的辦理中積累經驗,而老師也能從每一件小事的辦理結果中發(fā)現我們的點滴成長。因此,作為一名剛入行的青年律師,無論你在之前的學習和工作中有多優(yōu)秀,都要學會放低自己、學會謙卑,遇事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你的優(yōu)越感越強,棱角越鋒利,你的抗壓能力也就越差,你的心理落差也就越大。盡管我認為自己是英國海歸且已通過律師資格考試的條件還算不錯,但我面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時仍兢兢業(yè)業(yè)、謙卑求教、不斷努力。工作的第一年,我在恩師的指導幫助下學習辦案技巧、積累辦案經驗、提升辦案能力,并參與處理了數十起訴訟案件。在一次次的團隊合作中,我努力創(chuàng)造價值、完善自身、發(fā)揮特長,在提高協同作戰(zhàn)能力的同時讓自己逐漸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在一次次的案件代理中,我不斷汲取經驗、修煉內功、拓寬思路,在提升自我專業(yè)能力的同時體會了律師職業(yè)的價值和責任。
當下,有不少通過司法考試,準備入行的新人在應聘時會和我提到他將來的業(yè)務發(fā)展定位。想做訴訟業(yè)務的青年律師們認為訴訟業(yè)務是最能夠體現律師價值的業(yè)務,他們向往著律師在法庭上唇槍舌劍、義正辭嚴的風采;而想做非訴訟業(yè)務的青年律師們則認為非訴訟業(yè)務是律師業(yè)務中的高端業(yè)務,他們向往著律師在談判中沉穩(wěn)從容、掌控全局的風范。但是,他們越是想做訴訟業(yè)務,我就越讓他們多接觸非訴訟業(yè)務,反之亦然。選擇一個業(yè)務發(fā)展方向并堅持不懈地深耕細作是沒有錯的,但剛剛入行便自我限定,我認為是不妥的。 首先,訴訟與非訴訟業(yè)務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非訴訟業(yè)務的成果體現之一是控制風險,避免訴訟,但若沒有訴訟經驗又怎能做好非訴訟?訴訟業(yè)務的成果體現之一是通過訴訟途徑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若沒有非訴訟業(yè)務作為基礎又怎能做好訴訟?其次,剛剛開始做律師,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與沉淀,很難對自身的優(yōu)勢和專長作出判定。因此,青年律師在入行后的前幾年一定要多接觸各個領域的法律事務,因為各個領域的法律事務不能完全被割裂開來,而是彼此關聯,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自身專業(yè)服務水平,在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勢后,再確定自己將來的專業(yè)化方向。
在專注于自身法律專業(yè)能力提升的同時,我們更要專注于如何運用法律專業(yè)知識在最大程度上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在接受當事人的委托時,我們務必要請當事人詳細告知委托事務的背景和內容,切忌忽視細節(jié),要在法律法規(guī)的字里行間中,合同的只言片語里、案件的細枝末節(jié)等方面嚴加把握,否則就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在提供法律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應轉變思維方式,摒棄老套的“你問我答”式的律師被動思維,主動地從當事人的視角出發(fā)思考問題,深入了解當事人的需求,分析潛在的法律風險,在不確定中更好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體現律師的職業(yè)價值。
專注來自于匠心。在新時代律師行業(yè)的發(fā)展背景下,我們青年律師需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迎接工作中遇到的種種壓力和挑戰(zhàn),唯有苦練內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三個品格是“作為”。作為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評論一個人,不但要根據他的談吐,更要根據他的作為。我們青年律師在執(zhí)業(yè)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參與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為國家的法治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作為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我們律師的工作既是政治性很強的業(yè)務工作,也是業(yè)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因此,我們律師必須堅決擁護黨的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我們在執(zhí)業(yè)中要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堅守社會主義法治原則,嚴格遵守《憲法》《律師法》《律師執(zhí)業(y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和執(zhí)業(yè)行為規(guī)范,在不斷提升自身法律服務水平的同時,恪守律師職業(yè)道德,維護法律正確實施,堅守三條法律底線,珍惜自身職業(yè)榮譽,維護律師行業(yè)聲譽,要更好地弘揚法治文化,更好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積極地傳播法律行業(yè)正能量,要切實肩負起新時代律師的神圣職責和時代使命,在全面推動依法治國和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我們律師應多參與社會治理工作和公益法律服務事業(y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我們律師要深入社區(qū)服務,了解基層民眾的法律需求,提供公益法律咨詢和服務,要擔當普法責任,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要積極投身于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工作中,運用自身的法律專業(yè)知識,妥善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此過程不但有助于培養(yǎng)青年律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能讓青年律師從基層法律事務的處理過程中積累豐富的業(yè)務經驗。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新任務,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要基本建成。當前,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進,我們律師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擁護社會主義法治,維護憲法法律尊嚴,堅守法律職業(yè)底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作為來自于擔當,我們青年律師要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嚴于律己,德法兼修,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踐行社會公益,在法律服務領域中有所建樹,有所作為。
“堅韌、專注、作為”是我執(zhí)業(yè)15年來始終堅持的原則,也是我認為青年律師在成長道路上必備的品格,希望可以給各位青年律師們帶來一些啟發(fā),與大家共勉!
邵開俊
北京尚公(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上海律協監(jiān)事,全國千名涉外律師人才,民建上海市靜安區(qū)委員會新會員支部主委,上海市靜安區(qū)政協委員,上海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上海市靜安區(qū)委員會、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政府法律顧問,上海市崇明區(qū)人民政府法律顧問,上海律協國際投資業(yè)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市第六屆優(yōu)秀青年律師、上海市靜安區(qū)優(yōu)秀政協委員、上海市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上海合作交流系統(tǒng)“五四”獎章——來滬創(chuàng)業(yè)突出成就優(yōu)秀青年、上海市原閘北區(qū)優(yōu)秀律師、上海市原閘北區(qū)優(yōu)秀青年律師。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