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家要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謀有為
日前結束的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新當選的常務副會長陳冀平在閉會講話中指出,永康同志在政法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組織法學專家和法律工作者,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這是法治文化建設中一項重大的戰(zhàn)略任務。法學會要繼續(xù)深入貫徹落實中政委5號文件、18號文件,做好建立黨組、配齊領導班子、組建內設機構等工作,既要通過大力宣傳、主動匯報情況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又要做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以“有為”謀“有位”。
陳冀平指出,我們要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緊密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要更多地從政治上考慮問題,把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wěn)定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要有緊迫感、憂患意識和清醒的頭腦,要看到法學會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開展,特別是在如何化解矛盾、減少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等方面,任務還很重。對法學會來講,最重要的還是充分發(fā)揮黨和政府聯(lián)系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積極履行職能,調動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團結、引領他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地位,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服從和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和法治服務。
陳冀平強調,充分發(fā)揮法學會職能作用,必須牢牢把握當前法學會面臨的良好機遇和有利條件。一是,在更高水平上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fā)展、完成“十二五”規(guī)劃的各項目標和任務,越來越離不開法治的根本性保障作用,離不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實施。比如,大力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歸根到底靠的還是法治;二是,在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進程中,一方面,隨著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的不斷顯現(xiàn),立法、司法、執(zhí)法、普法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領域都面臨著大量繁重的任務,我們提出的許多新思路、新措施、新辦法,也亟需通過立法跟進來發(fā)揮其長效作用;另一方面,中央提出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更多地依靠社會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并且賦予了我們主管法學社團的職能,這為法學會的未來發(fā)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三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戰(zhàn)略部署,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推動實現(xiàn)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發(fā)展、繁榮,這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基礎和保障 ;四是,明年是現(xiàn)行憲法實施30周年,這對于我們進一步樹立憲法的權威,提高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干部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憲法的重視,是很好的契機。明年也是中國法學會恢復重建30周年和現(xiàn)行憲法實施30周年,這也是法學會在新形勢下開創(chuàng)工作嶄新局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契機,要通過各種載體、平臺、渠道,提升法學會影響力。立足這些機遇和有利條件,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樹立“全會上下一盤棋”的思想,自覺地把工作放在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謀劃和部署,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我們肩負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上來。
陳冀平指出,2012年中國法學會將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緊密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開展法學研究。準備著手研究制定的“新時期繁榮法學研究規(guī)劃”,要立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加強對在法治理論和法治實踐中帶有全局性、前瞻性、戰(zhàn)略性問題的研究,并且把長遠要求和階段性目標結合起來;二是緊密圍繞黨委、政府、廣大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做好課題設置、論壇主題設定、“雙百”活動開展等工作。要加強調查研究,集中力量組織攻關,推動高水平、高質量的法學研究成果進入決策層,做好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更好地發(fā)揮“智囊團”與“思想庫”作用;三是要履行好對法學社團的管理、業(yè)務指導職能。既大力扶持、推動這些社團自主開展活動,又依法加強管理,使其在把握好政治方向的同時有效地開展工作。特別是認真研究、區(qū)分具體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努力實現(xiàn)黨建工作在研究會的全覆蓋;四是注重激勵、激發(fā)地方法學會的工作活力。要繼續(xù)深入貫徹落實中政委5號文件、18號文件,做好建立黨組、配齊領導班子、組建內設機構等工作,既要通過大力宣傳、主動匯報情況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又要做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以“有為”謀“有位”。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之后,廣大的基層法學、法律工作者在其完善和實施過程中,發(fā)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可以大有作為;五是積極探索新的形式、載體,開展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法制宣傳活動。抓住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現(xiàn)行憲法實施30周年、法學會恢復重建30周年幾個重要契機,謀劃、部署、組織好宣傳活動,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法治文化的繁榮發(fā)展;六是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思路,在對外法學交流中發(fā)揮法治“軟實力”的作用,掌握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在國際上敢于并善于發(fā)出我們的聲音,塑造法治中國的良好形象。要組織一些具備國際眼光、戰(zhàn)略思維的法學家,從國際法、國際準則的角度對一些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