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糾紛“大信訪小復議”格局將被打破
行政復議委員會風生水起。這一全新的復議制度,2011年在全國大范圍推進試點。
根據(jù)國務院關于“有條件的地方和部門可以開展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的要求,2008年8月開始,國務院法制辦組織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今年,這一試點已擴展至全國19省市區(qū)108個單位。
試點的效果是明顯的。各試點地區(qū)(單位)復議量攀升,信訪量下降。專家認為,我國官民爭議解決方式,正在突破“大信訪、中訴訟、小復議”的格局。
終結行政首長一言堂
行政復議,是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合法適當進行審查的活動。因為啟動這一程序,需要行政相對人提出申請,而被審查的對象是行政機關,因此,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一樣,俗稱“民告官”。
同是行政機關,上級監(jiān)督、審查下級,難免“官官相護”,難免行政首長一人說了算。因此,長期以來,行政復議解決行政糾紛的功能,一直難有較大突破。直到2008年開始引入“行政復議委員會”制度改革,它是我國行政復議體制機制的重大創(chuàng)新。
這項變革的核心內(nèi)容是:行政復議決定,不再由行政首長一個人或者復議機關的幾個人說了算,而是由一個委員會集體決策,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很多來自行政機關外部。“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相對集中審理,審案模式追求專業(yè)、獨立、透明,改變了決策方式?!鄙綎|省濟寧市政府法制辦主任展鑫介紹。
以濟寧市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為例,這個委員會由27名委員組成,其中外部委員(教授、資深律師等)占比近80%。委員會制度制約了行政機關的長官意志。
三種模式創(chuàng)新運行
從全國看,當前各地行政復議委員會模式大體有三種:一是將原來分散于政府各部門的行政復議權,全部集中到政府設立的行政復議委員會統(tǒng)一行使;二是部分集中模式,即行政復議委員會集中行使部分政府部門的部分行政復議審理權,目前大多數(shù)試點單位都采用這種模式;三是北京、上海的多數(shù)試點單位采納的模式,即保持現(xiàn)行行政復議體制不變,通過吸收外部人士組成行政復議委員會,對重大疑難案件進行集體研究,以表決的方式形成案件處理建議意見,供行政復議機關在裁決時參考。
國務院法制辦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從黑龍江等一些地方的試點情況看,全部或者部分集中行使行政復議權已成為行政復議委員會的主流模式,代表著行政復議制度未來發(fā)展方向。
辦案機制力求透明
長期以來,老百姓之所以選擇“信訪不信法”,是因為問題得不到解決。對行政復議,始終打消不了“官官相護”的疑慮,黑龍江省政府法制辦副主任林維新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案件審理不公開、決策不透明、決策人員全部是行政機關人員,缺乏社會公信力;二是政府部門本位主義嚴重,存在違法不糾問題;三是人員素質不高、辦案質量不高。
為此,國務院法制辦今年加大鼓勵地方引入聽證審理、調解和解結案、提升外部人士對于行政復議決定的話語權等,創(chuàng)新辦案機制,擺脫“暗箱操作”。
今年,廣東省政府審理的復議案80%以上是山林土地確權與征地拆遷,全部在實地召開了聽證會;浙江省涉及30多起國家、省重點項目征地拆遷案,50%調解結案;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還推出復議申請人可直接點名行政復議委員會委員參與其案件審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四川省德陽市政府制定程序規(guī)定,明確行政機關兩年內(nèi)再對行政管理對象進行不利性行政行為的,必須向復議機關備案。此舉旨在防止行政機關報復性執(zhí)法,特別是在執(zhí)法對象有一些違法現(xiàn)象的情況下。河北省明確行政機關不得委托律師參加復議案聽證。
糾錯力度明顯提升
《法制日報》記者從2011年行政復議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以來,廣東省行政復議總體糾錯率約30%;浙江省衢州市決定撤銷、確認違法的行政復議案件,占受案總數(shù)的64%;農(nóng)業(yè)部審結13件案件,責令重作的就有4件,糾錯率達到30.8%……
試點以來,黑龍江省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已審結1500余起案件,總體糾錯率達47%,沒有發(fā)生一起以復議機關為被告的行政訴訟案。
復議委員會制度,正在逐步打消人們對“官官相護”的疑慮,行政復議的公信力在提升。可以說明這一趨勢的是,行政復議案件在試點地區(qū)和單位普遍增加。
“大信訪小復議”變身
據(jù)國務院法制辦透露,今年前10個月,12個省級政府受理行政復議案件量同比增幅超過10%。
廣東省中山市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從2009年10月試點開始,案件量一直在攀升。截至今年11月10日,共辦理行政復議案件430件,比2010年增長79%,比試點前增長338%,比同期法院的340起多出23.53%,而全市今年到省里上訪的批次與人次分別下降64.5%和74.9%。
今年3月,福建省廈門市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開始運作。到11月,收到行政復議申請125件,比2010年同期收到的案件量增長了135%。
“復議案件量上升的同時,有關部門的信訪量明顯開始下降,尤其在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工傷認定、養(yǎng)老保障等社會熱點領域表現(xiàn)更為突出?!睆B門市政府法制局副局長孫發(fā)明說。
目前,黑龍江省包括省政府本級、12個市政府和哈爾濱市各區(qū)政府均開展了行政復議委員會工作。全省行政復議案件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全省行政訴訟一審案件數(shù)量。
專家認為,隨著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的鋪開,我國“民告官”爭議解決途徑,正在突破“大信訪、中訴訟、小復議”的格局。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